一、十二时辰保健
1、子时(23:00~01:00)
胆经当令。中医理论认为:“肝之余气,泄于胆,聚而成精”,胆为中正之官,五脏六腑取决于胆。气以壮胆,邪不能侵。胆气虚则怯,气短,谋虑而不能决断。由此可见胆的重要性。西医轻易切掉患者的胆,是不负责的表现。胆汁需要新陈代谢!
人在子时前入睡,胆方能完成代谢。凡在子时前入睡者,早上起床头脑清晰,气色红润;反之,气色青白。特别是胆汁缺乏新陈代谢的气会变浓结晶,犹如海水变浓成盐,形成结石。(胆结石就是长期熬夜,不吃早餐造成的)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而“胆怯”。
2、丑时(01:00~03:00)
肝经当令。“肝藏血”,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支持,废旧的血液淘汰,新鲜的血液产生,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。中医理论认为:“人卧则血归于肝。”如果丑时不入睡,肝还在输出能量,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。
丑时前未入睡者,面色青灰,情志倦怠而躁,易生肝病。此时,人体宜处于深度睡眠状态。
3、寅时(03:00~05:00)
肺经当令。“肺朝百脉”,肝于丑时推成代谢,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,通过肺送往全身。人得以在清晨面色红润,精力充沛。有肺病的人,症状在此时尤为强烈。
此时,人体亦宜处于睡眠状态。
4、卯时(05:00~07:00)
大肠经当令。“肺与大肠相表里”,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,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,以完全吸收食物中的水分与营养。
此时应如厕排便、排毒。对于便秘严重者,建议晨起后大口喝阴阳水一杯,帮助排除肠道渣滓。
注:阴阳水是指隔夜的凉开水与次日刚煮开的水各兑一半在一起的水,兑好后适当加点食盐感觉有盐味即可。
5、辰时(07:00~09:00)
胃经当令。如果胃火过盛,表现为嘴唇干,重则唇裂或生疮。
此时宜吃早餐,多吃黄色食物,如:玉米粥、小米粥等。很多人习惯睡懒觉,殊不知睡得越晚阳气越弱,精神越差,而且长时间不吃早餐导致一系列胃病产生,严重影响身体健康。
6、巳时(09:00~11:00)
脾经当令。“脾主运化,脾统血”,脾是消化、吸收、排泄的总调度,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。“脾开窍于口,其华在唇。”脾的功能好,消化吸收好,血的质量好,则嘴唇红润;反之,唇白、唇暗、唇紫,皆标志寒入脾经。
此时可适当吃点甜食,譬如水果。
7、午时(11:00~13:00)
心经当令。“心主神明,开窍于舌,其华在面”,心气推动血液运行,养神,养生,养筋。人在午时能睡片刻,对养心大有好处,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。
此时应进午餐,可适当吃点红色食物。餐后要适当午休,哪怕小憩、闭目养神都是可以的。
8、未时(13:00~15:00)
小肠经当令。小肠分清浊,把水液归入膀胱,糟粕送入大肠,精华上输送至脾。
9、申时(15:00~17:00)
膀胱经当令。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,循环水液并将多余部分排除体外,津液在体内循环。若膀胱有热,可致膀胱咳,咳而遗尿。
特别提醒的是:自此时起,已不宜再进行剧烈运动!
10、酉时(17:00~19:00)
肾经当令。“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,肾为先天之根”,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后,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。
此时当进晚餐。晚餐要以素食为主,可适当吃点黑色食物。
11、戌时(19:00~21:00)
心包经当令。“心包为心之外膜,附有脉络,是气血通行之道。邪不能容,容之心伤。”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,又是气血通道。心包经戌时兴旺,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,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。
此时,宜静养休息!
12、亥时(21:00~23:00)
三焦经当令。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,具有主持清气、疏通水道的作用。亥时三焦通百脉。人如果在亥时睡眠,百脉可休养生息,对身体十分有益。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,即亥时睡觉。可惜现代人很少能做到,所以在街上看到面色红润的人越来越少,女性涂脂抹粉,掩盖“锈脸”的越来越多。
后记:
古语有云:“顺则昌,逆则亡。”人之大事,无怪乎生死。虽然难以人人做到长命百岁,但顺应自然、遵循宇宙运行规律,可使我们远离疾病,何乐而不为呢?养生之道,从子午流注开始。